麻豆人人妻人人妻人人片av-久久婷婷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爱-无码人妻斩一区二区三区-亚洲日韩欧洲乱码av夜夜摸

黨群工作

讓黨組織“聚”起來,讓黨員“站”出來
來源:新華每日電訊|作者:本站編輯|發(fā)布時間:2018-06-19|瀏覽人次:1631 返回

 上海寶山探索“初心工程”提升基層黨組織戰(zhàn)斗力

    “口袋”黨員、“隱身”黨員需要找到“家”;在職黨員單位、社區(qū)“雙報到”渠道不暢;服務群眾如何更貼心……基層情況在變,黨組織發(fā)揮作用的方法在變,但貼近服務群眾的理念不變。上海寶山探索“初心工程”,創(chuàng)新工作方法,不忘初心,通過系統性黨建工作,讓黨組織“聚”起來,提升組織力;讓黨員“站”出來,做好表率服務群眾,使黨建工作在基層落地生根。

 

    吃“閉門羹”也不怕

    流動黨員找到家

    大場經濟發(fā)展有限公司黨支部委員黃海雷最近有了一個新任務,走訪企業(yè),為“游離”黨員落實組織關系轉接,推進組建黨組織,動員優(yōu)秀員工向黨組織積極靠攏……這就是黨建指導員的工作。

    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,這“兩新”組織對經濟社會發(fā)展都有較大的推動作用,但也存在黨建意識不強,黨建工作沒有依托、缺少抓手的實際問題。很多“口袋”黨員、“隱身”黨員游離在黨組織之外,找不到、不愿找黨組織的情況也存在。黨建指導員成為黨建工作鏈接“兩新”組織的橋梁。

    最開始,黨建指導員常遇到“熱情迎進門、靜坐冷板凳”的情況,不少黨員有“不問是非,打工掙錢”的思想。“要真正敲開大門,關鍵是打開心門。”黃海雷說。

    園區(qū)的不少黨員工作在上海,組織關系在老家,黃海雷將這些“游離”黨員的信息記下,邀請他們參加鎮(zhèn)里的組織活動,和離休老黨員們一起回顧入黨歷程,一起參與社區(qū)公益義賣。不久后,園區(qū)里就有黨員主動來找組織了,黨建指導員還收到了不少入黨申請書。

    目前,寶山區(qū)有“兩新”組織黨組織887個,新經濟組織黨組織覆蓋率達到82.4%,“兩新”組織黨建陣地的集群輻射效應得到增強。

    “黨建指導員制度只是寶山區(qū)委推出的‘初心工程’的一部分,針對基層黨建的重點和難點問題,通過‘初心工程’進行系統性和整體性安排,黨員在哪里,黨組織就在哪里,將黨員凝聚起來提升基層黨組織戰(zhàn)斗力。”中共上海市寶山區(qū)委副書記周志軍說。

 

    解讀“民情密碼”

    貼近群眾找辦法

    寶山區(qū)廟行鎮(zhèn)共康雅二居委的居民來自于上海五個區(qū),社區(qū)以經適房、動遷房、廉租房為主,外來人口占了30%,老百姓利益需求多元,鄰里之間既熟悉又陌生,基層治理面臨很多新問題。

    社區(qū)工作園地里有一面墻被稱為“民情密碼”墻,每一戶人家后面的信息欄中貼有不同顏色的圓形標記。哪一家有黨員,哪一家是孤老家庭,哪一家養(yǎng)寵物……各色標記代表不同信息。

    “基層黨組織要了解居民的實際情況才能夠精準服務。”黨支書記戴建國說。這些“民情密碼”是黨組織跑出來、摸出來的,為的是民有所呼、我有所應,做到群眾在哪里,黨組織就在哪里。

    收集整理來的信息是靜態(tài)的“民情密碼”,群眾反映的新問題、新訴求是動態(tài)的“民情密碼”。

    與群眾面對面,關鍵是與群眾要解決的問題面對面。社區(qū)的一位居民曾提著高壓水管闖進居委會討說法,經了解,原來這位居民經營的餐館因排污常常被居民投訴,影響了餐館經營。戴建國動情曉理,把規(guī)章制度、利害關系講清楚,切實幫助經營戶解決排污問題,問題化解了,這位居民也成為社區(qū)的志愿者。

    發(fā)揮基層黨組織的作用,就要及時發(fā)現新動態(tài),解讀“民情密碼”,循著老百姓的需求,創(chuàng)新工作方法精準服務。雅二居委有一處名為“世外桃源”的社區(qū)活動園地,建設裝修的方案是通過居民網上投票確定,篩選公司工程實施全程接受居民監(jiān)督。這正是滿足了老百姓最在意的公開、透明,希望實現自治共治共享的要求。為群眾辦實事、辦好事,讓黨員和群眾走得更近了,社區(qū)大家庭也更溫暖了。

 

    讓黨員“站”出來

    無形之網聚有形之力

    “白發(fā)黨建”是城市基層黨建中的新情況。退休黨員熱心社區(qū)活動,成為基層黨建工作的主力。在職黨員工作節(jié)奏快,對于基層黨建工作無暇顧及也缺少渠道。但在職黨員精力好、方法多、思維開闊,服務基層黨建大有潛力可挖。如何讓社區(qū)里“沉默”的黨員活躍起來,是基層黨建工作的新課題。

    在職黨員時間碎片化,服務社區(qū)心有余力不足的情況客觀存在。提要求、下指標不是辦法,關鍵要構建能夠讓在職黨員發(fā)揮作用的平臺,提高對年輕黨員的吸引力和參與度。

    “線上線下溝通、網內網外服務”成為基層黨組織的新工作模式。友誼路街道將居民群眾的需求和反映的問題細化、量化,形成需求菜單上傳網絡,在職黨員根據職業(yè)特點和興趣特長主動接單和自主認領服務項目,服務群眾更有針對性。

    寶山通過黨建工作平臺創(chuàng)新,豐富組織形態(tài),更好地讓退休黨員獻余熱,讓在職黨員有作為,發(fā)揮基層黨組織的戰(zhàn)斗堡壘作用。

    讓黨員“站”出來積極服務群眾,也鼓勵群眾監(jiān)督黨員和黨組織工作。高境鎮(zhèn)的幾張“大紅榜”成為基層黨員最在意的“考評榜”。優(yōu)秀黨組織、網格服務先鋒、志愿者服務先鋒等創(chuàng)評活動,提升了黨員的責任感、榮譽感,也激發(fā)了黨群共同參與社區(qū)服務的熱情。

 

    中共上海市寶山區(qū)委書記汪泓說:“互聯網時代,黨建工作通過網上網下聯動,服務社區(qū)治理。寶山探索以無形之網聚有形之力,讓基層黨組織就在身邊,就在掌心,黨組織的創(chuàng)新舉措提高了凝聚力和戰(zhàn)斗力。”